五金行业订单交付到底怎么做?亲测有效!
五金行业所在行业瓶颈:
1、产品种类多、小批量;
2、客制化需求,交期紧张;
3、工艺过程复杂,经常出现工艺反复,难以管控。
深入五金类一线工厂,鼎捷顾问感受到影响企业前进的阻力有:
1.订单处理能力较弱;
2.计划控制能力低;
3.生产过程管理混乱;
4.物料管控较弱。
以下以中钧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(主要从事精密机械元件、设备组装以及自动化装配线的制造)为例,剖析数字化带来的改变和主要4大改变方向:
上线3个月,多项管理效益显著提升:
1
订单准交率提升30%以上 仍在持续优化;
2
订单处理由之前5天提升到现在3天时间;
3
计划达成率由70%-90%;
4
工单工艺转移效率提升至100%;
5
棒料、板料的库存准确率达到98%。
经营管理能力提升,获得可衡量数字化效益:
项目上线之后,从2018年7月到8月来看,中钧订单准交率从47%提升到52%;其中深圳公司订单准交率从40%提升到62%。
E10魅力:改善订单准交 迈向数字化管理
项目之初,双方就将订单准交提升设为项目的主要目标。
为此,项目要解决的主要瓶颈:
1、计划规划能力较弱,民品的计划规划不合理,导致计划达成率不高;
2、委外工序/委外采购管控较弱,工单生产管控过程不清晰,不易过程追溯,导致厂内加工工单因物料不齐套导致无法准时开工,影响订单准交;
3、对于包工包料的采购物料采购交期预估与实际有差异,遗漏下单,给到供应商的交期不合理,导致外购半成品无法准时交货。
过程中,鼎捷顾问为中钧科技制定全新的产销模型规划、存货策略规划。
旨在提升以下核心能力:
1、计划协调能力
2、生产及委外控管能力
3、生产及委外控管能力
4、物料管控能力
实施特色:
从四个维度切入,填补企业管理黑洞
提升订单处理能力
建立订单评审流程,优化各部门衔接时间,确认各部门间的处理时间,确保订单交期能够快速产出。
上线前
1、无明确的订单评审流程,口头通知或者电话沟通,部门间未能及时反馈,订单评审周期需要5天;
2、因交期变更只是口头或者电话通知,计划无法依据新的交期进行生产及物料申购的调整,无法及时完工,影响订单准交。
上线后
1、重新梳理订单评审流程,确认各部门处理时效,保证订单交期及时回复,计划可以依交期进行排程;
2、依据系统的变更单记录进行计划调整,保证订单准交。
提升生产计划制定能力
重新制定产销流程规划、MPR净需求规划、生产领料流程规划。
关于产销流程规划,是指按照产品类别进行产销规划,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下的产销情况。比如西门子曾有客户要求提前给出3个月销售预测,根据实际状况指定预测备库计划,提前进行物料的购买及生产,以此满足西门子的交期要求。
在中钧科技项目中,鼎捷顾问特别设置“MTO接单式规划”,实现接单后由计划部统一进行MRP运算,自动产出生产计划及采购计划,以此提高计划效率。
上线前
1.没有独立的计划部,由项目部人员自行考虑计划排程,计划难以管控;
2.生产部自行安排装配,导致装配物料齐套率不高;
3.人为进行排程,物料的计算及生产计划花费大量时间并经常遗漏,计划达成率不高;
4.随意使用其他类型出入库单据进行领料退料,无法分析生产齐套,无法稽核生产用料超领、缺料差异。
上线后
1.制定合理的产销模式:MTO按单规划及MTS备库规划, 将中钧计划及装配都纳入计划部统一统筹管理,优化企业资源;
2.通过MRP运算,自动产生生产计划及采购计划,减少人为计算失误;
3.车间严格按照工单指令进行领料,计划部通过齐套料件检视表及工单未齐套材料明细,快速进行工单齐套分析,合理安排生产。
提升生产过程管控能力
制定车间报工规划,每4小时生成一次报工记录,及时反馈生产进度,便于PMC管控生产计划;
制定工单工艺流程规划,建立完善的基础工艺信息及工艺路线,确保做到过程管控;
通过不同维度查询工单工艺状况,快速定位加工产品数量在不同生产加工环节状况,确保计划掌控整个进度。
上线前
1、生产车间操作员手工报工,再由班长整理成EXCEL,整理报工清单给到计划部需要2天,报工反馈不及时;
2、委外工艺管控不清晰,物料发出后无法及时跟进物料加工状态,特别是连续外发工艺,计划经常不知道产品加工到哪里,查询时间非常长。
上线后
1、改为系统报工,并4小时汇总一次给到班长,提高报工频率,快速反馈报工数据给到计划部;
2、建立工单工艺管理流程,建立产品工艺路线,将委外工艺全部建立。物料外发加工后加工商需要及时通知到外协采购,由外协采购根据加工商反馈录入工艺转移,便于PMC后续快速查询工单产品加工状态。
提升物料管控能力
设置棒料、板料采购入库流程规划,采购到货时确认PCS数量同时,确认实际到货重量KG,此时计价数量为0,后续待检验入库时回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