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金店小老板成了义务“代购员”
“老张,禄口有个宝宝11个月,拉肚子,需要蒙脱石散,这个比较急,今天就要!”昨天上午,张新明接到禄口街道志愿者的电话。
“好,放心!”
挂上电话,张新明立即打电话给妻子:“你快点来店里,我有急事出去。”
今年45岁的张新明是一家五金店的老板,也是一名党员志愿者。这次疫情发生后,他又多了一个身份,禄口隔离群众的义务“代购员”。
张新明打开笔记本,记者看到,上面记录着最近半个月来的代购清单:云南白药牙膏1支、料酒1瓶、莲花味精1袋、复方酮康挫软膏1支……食品、日用品、母婴用品、药品,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,记了10多页。
张新明告诉记者,他10年前开始做志愿者,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。此次疫情发生后,他的朋友马连平去了禄口封控区做志愿者。张新明了解到,除了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物资之外,隔离群众仍有一些个体需求。于是,他揽下了这个活:“只要是他们需要的,在我能力范围内的,我一定送到。”
禄口的志愿者每天收集群众的特殊需求,当天晚上汇总,发给张新明。张新明第二天上午去采购。“居民的需求各不相同,不少物品都注明了牌子、型号,我一般要跑几家超市、药店才能买全。”他告诉记者,买全了,当天下午开车送去。
他除了负责采购,每天还要帮忙收快递。有一些隔离群众要了他的电话、地址,网上购买物品寄到他的店,再请他一起带到禄口。他每次到了禄口卡口,把物资交给志愿者后就走。
记者了解到,这些天,张新明一天至少要跑一趟禄口卡口。一趟来回70公里,还要缴过路费,全是自己掏腰包。
他说:“我是一名党员,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,都是应该的。”